作者:万表世界内容来源:万表世界时间:2014-12-18
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政者政策的影响。说起钟表文化,清朝时期达到了巅峰。清朝皇帝酷爱钟表收藏,顺治、康熙、乾隆都是钟表收藏的大家,乾隆皇帝是最大的收藏家。如今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那些珍藏钟表,大多是当年乾隆收藏或令人制造的。由于乾隆对钟表的关注和推崇,促进了钟表制作业在中国的发展。
钟表最先进入中国皇室应该是明朝,公元1602 年,万历皇帝的皇宫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,他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。利玛窦觐见皇帝时,带来了两件见面礼: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。万历帝见了,狂喜不已,赞为神物,把玩不止。
大清王朝建立后,皇室对钟表的喜爱有增无减。据《乾隆朝贡档》记载,乾隆二十二年(1757 年),粤海关总督李永标、广州将军李侍尧进贡“镶玻璃洋自鸣乐钟一座,镀金洋景表亭一座”。乾隆帝看过贡品,传谕:“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,嗣似此样好的多觅几件,再有此大而好者亦觅几件,不必惜价。如觅得时,于端阳贡几样来。钦此。”乾隆帝喜欢洋钟的心情十分迫切,于是,不到端阳贡时,李侍尧等人就按特旨传办的方式,进献“大小自鸣钟十三架、金镶洋景钟一座”。
外国人自然也看准了这个市场,从技术和设计上下功夫满足皇帝的需要。一些腕表品牌抓住这个机会进军中国市场,比如播威、雅克德罗、江诗丹顿等。
播威
播威早在1822年(清道光年间)就在广州创立品牌,开始向清廷的王公贵族们出售昂贵的高档西洋钟表,并且很快成为中国富豪们最喜爱的钟表品牌。由于皇室钟情珐琅,1824年Bovet开始生产针对当时中国市场的珐琅釉彩与半圆珍珠装饰对表,以迎合中国人“送礼成双”的习惯。Bovet为清朝皇室度身订制各种御用的彩绘怀表,以中国风景及仕女图为题,至今仍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及百达翡丽博物馆内。
雅克德罗
早在18 世纪,中国皇帝和达官贵人就已收藏皮埃尔·雅克·德罗的钟表杰作。清朝皇帝乾隆对欧洲的机械钟表和自动玩偶十分热衷,他还特地兴建了国有的“做钟处”并雇佣了几百人专门从事欧洲机械钟表和自动玩偶的进口贸易。当时最主要的贸易公司之一James Cox London与清朝有着紧密的贸易往来,向中国输送了众多Jaquet Droz伦敦表厂生产的钟表杰作。Jaquet Droz是向中国出口钟表的先驱品牌,如今在故宫博物馆中还陈列着不少保存完好的自动玩偶和怀表。
江诗丹顿
乾隆的钟表热情同样也影响到后面的皇帝。1845年,江诗丹顿与中国市场的一次商业合作被首次载入史籍,当时江诗丹顿向中国运送一批样表。1846年,道光皇帝时期,清朝皇室向江诗丹顿订购了珐琅怀表,其中一只是镶以天然珍珠的黄金表款,出色的珐琅绘画表现了两只白鸽在多种彩色花卉中的场景,令人过目难忘。1862年,清朝的第八任皇帝——同治登基,3年之后,清朝皇室又一次向江诗丹顿订购了一只镶嵌钻石的蓝色珐琅怀表。